「十四五」時期是我國建材工業進一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實現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的重要時期,也是建材工業推進高質量發展,提前實現碳達峰目標的關鍵階段。為抓住市場機遇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,紅獅集團確立了以智能制造為重點,采用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管理,充分整合生產資源,提升企業競爭力。
企業介紹
紅獅控股集團是中國企業500強、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以及國家重點支持十二家全國性大型水泥企業之一。公司分為水泥、環保、金融及類金融投資三大板塊,集團水泥產能1.2億噸、總資產721億元、員工17000余人,2022年實現銷售收入665億元,上交稅收32億元。宜春紅獅水泥有限公司是紅獅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。
宜春紅獅立足于水泥主業,堅持創新驅動和綠色發展,采用國際先進新型干法工藝,以“低碳、安全、環保”方式驅動生產。目前公司主導產品分別為P.O52.5(低堿)、P.O42.5(R)、P.O42.5(低堿)普通硅酸鹽水泥和商品硅酸鹽水泥熟料,并可按照客戶不同需求生產其它品類。
聚焦產業升級·助力生產精細化管理
前期,在集團的領導下,宜春紅獅已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內部管理制度,并在設備與工藝、技術質量方面獲得長遠進步,產值穩固增長。但隨著發展方向的轉變,加強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成為了產業升級的重中之重。2021年7月,紅獅正式成立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工作小組,確立由專業信息化咨詢服務商「廈門盛初網絡科技有限公司」提供指導,并組織召開項目啟動會。
經雙方深入討論研究后,咨詢團隊從公司現狀與發展規劃入手,指導宜春紅獅開展數字化轉型診斷,并根據生產制造、設備管理、研發創新、營銷管理四大可持續競爭合作優勢需求,打造生產過程精細化管控、設備監控管理、研發項目管控、客戶關系與渠道精細化管控四大新型能力。
生產過程精細化管控能力作為本次貫標申報項目,以信息化基礎建設為依托,通過MES、車間現場DCS中控系統、數字礦山管理系統等系統的建設、以產品生產為主線,貫穿生產調度、質量、工藝、設備、能源、物資、統計等環節的生產全過程管理平臺;過程數據可追溯可考核,為企業生產管理人員提供生產過程監控與管理工具,實現對生產管理業務全面信息化支撐,從而提高生產效率、降低生產成本。
實施成效
1、智能化技術已經在宜春生產線得到驗證,全流程智能化工廠基本建成,位于同行前列。
(1)通過設備健康管理系統、數字化實驗室、專家優化、生產集中管控系統平臺建設,生產組織架構優化,數字化工單流轉,建立了新生產組織協作機制,為下一步生產管理轉型創造了基礎;
(2)智能制造平臺在宜春紅獅建設初步成型,具備集算法、機器學習、嵌入式軟硬件開發、大數據分析、視覺識別等智能制造體系能力,為下一步集團智能制造價值落地打下良好的基礎。
2、多項指標處于行業前列或集團領先水平
(1)生產直接相關人數對比,已處于行業前列;
(2)人均熟料產量統計對比,按智能化工廠人員配置,人均熟料產量超17528噸/人,集團內部領先。
邁向新智造·奠定行業領先地位
兩化融合體系導入后,有效提高了紅獅產線勞動生產率,實現其主要經濟指標邁入國內先進水平。未來,紅獅還將積極開拓市場、強化基礎管理、推進智能制造、持續開展降本增效以打造新時代水泥智能化“紅獅樣板”,為中國水泥行業牢牢掌握核心技術、實現高質量發展探索新模式。